搜索:  
校企互惠:产学研合作迈入“联盟时代”
2010-06-03  来源:科技日报

  在南京理工大学,省里组织的科技镇长团甚至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服务地方的需求。从2009年起,学校主动组织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到地方科技部门和企业挂职,这批队伍被称为“博士团”,他们不仅直接为企业服务,还了解了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和规划发展方向,同时也成为学校的一面窗口。

  南理工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小绪介绍说:“现在派到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地的青年博士已经有13人。今后我们每年都会派出一支20人、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博士团’到地方,十年之后就能使我们拥有一支200人的产学研专业人才队伍,这对今后南理工乃至江苏的产学研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有了“博士团”的基础,南理工很快又组建了一支80多人的“教授团”队伍。这支队伍根据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对与企业合作颇具经验的一批教授进行分类,充当“博士团”的后援团。

  走出“象牙塔”的高校院所不在少数:

  常州高校成立了包括常州大学在内的九校联动服务地方协会,挺进常州经济建设主战场;

  南京大学组织了生命科学、化学化工、环保、材料等方面的30多名专家教授前往连云港共建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等;

  南京农业大学在高邮市、宿迁市、常州市、张家港市、南京市六合区等地设立了产学研办公室,深入开展合作……

  创新载体助推联盟结对

  一个由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济南铸锻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联手打造的“科研航母”——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日前正式落户扬州。扬州市邗江区知识产权局局长孔庆春介绍说,该研究院围绕数控机床产业技术突破和战略升级,锻造成公共创新平台,从而成为整个地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智慧源”。

  “高校院所在深入企业服务中注重加强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设计策划和帮助指导,加快构建企业研发机构或高水平创新平台,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省科技厅负责人对此作了高度评价。

  去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以工作站为平台,转化院士的原始创新成果,吸引院士团队与江苏企业开展长效创新合作。一年过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4名院士带着他们多达1672人的创新团队在142家企业安了家,而江苏的科技部门和企业也拿出了18亿元作为配套,与院士团队围绕456项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动近百项最新科研成果在企业实施产业化。

  同时,江苏企业掀起了建设创新平台的新一轮高潮。目前,全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近1000家,全省重大研发机构达22家,仅1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就集聚了2700多名高层次研发人才开展技术创新。

  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军对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深有体会。2006年,扬力集团联合南京航空大学和东南大学开始建设江苏省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三方联合实施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型电子伺服三坐标多工位压力机引进开发及产业化”,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垄断,成为世界少数几个全面掌握该核心技术的企业,推动了集团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与扬力同处一区域、一行业的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也不甘落后,2003年就与南理工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共同组建了“锻压机械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同时该集团还与合作了十多年的济南铸锻所各出资50%,成立了扬州捷迈锻压机械有限公司,7年来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去年产值突破了2亿元。

  眼下,江苏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达10个,包括生物医药、风力发电、光伏太阳能、半导体照明、轨道交通等。此举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由单个企业、单项成果向全产业链上中下游贯通,实现从提升企业竞争力向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全盘跃升”。

[上一页]  [1]  [2]  [3]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亚博体育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my-free-space.com。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最新动态
更多>>科教新闻